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前身为洛阳牡丹花会,已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始于1983年,2010年11月,经国务院、国家文化部正式批准升格为国家级节会,更名为"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",由国家文化部和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。花开花落二十日,一城之人皆若狂。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是一个融赏花观灯,旅游观光,经贸合作与交流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经济文化活动。它已经成为洛阳发展经济的平台和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,洛阳走向世界的桥梁和世界了解洛阳的名片。
38项活动精彩不断
本届牡丹文化节以“国色天香,世界绽放”为主题,将按照“政府引导、市场运作,文化惠民、产业融合,创新提升、协调发展”的指导思想,加快实现品牌国际化、活动产业化、运作市场化的办节目标。今年牡丹文化节包括11项主体活动和27项专项活动,涵盖赏花旅游、文化体育、经贸会展等多个领域。
●看点一:新、老活动异彩纷呈
年年岁岁花相似、岁岁年年“节”不同。今年牡丹文化节,既有优秀剧目展演月、广场文化狂欢月等深受群众欢迎的保留节目,也推出一些特色鲜明的活动,如首届糖·唐音乐节、洛阳机器人暨智能装备展览会、七彩国际风铃节等,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。
洛阳机器人暨智能装备展览会目前已经吸引了机器人“四大家族”之一的安川电机(中国)有限公司和国际名企优傲机器人贸易(上海)有限公司、德国倍福自动化有限公司,以及国内名企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、一拖(洛阳)开创装备科技有限公司等工业机器人参展,还有丹麦乐高、杭州欢乐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服务机器人参展,届时将让机器人迷们一饱眼福。
●看点二:文艺演出丰富多彩
作为近年来备受欢迎的保留节目,第34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优秀剧目展演月活动将于4月5日至5月5日在洛阳歌剧院举行。今年,国家京剧院的京剧《红灯记》、安徽黄梅戏剧院的黄梅戏《天仙配》、河南豫剧院的豫剧《香魂女》、河南越调剧团的越调《收姜维》、扬州木偶剧团的儿童剧《胡桃夹子》《嫦娥奔月》、洛阳歌舞剧院演艺有限公司的舞剧《关公》等将在洛演出10多场,让观众们过足瘾。
第34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河洛欢歌·广场文化狂欢月活动将于4月2日至30日在周王城广场、牡丹广场、青年宫广场举行,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互动性。
●看点三:商机、创意无限
在第34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投资贸易洽谈会期间,将举办丰富多彩的经贸活动,如“互联网+”有色金属产业峰会、2016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名优产品博览会、第二届国际牡丹文化产业交易博览会、2016中原旅游商品交易会等。
本词条内容由国搜百科根据相关资料编纂,仅供参考。如有问题,可联系我们修订、完善或删除。也欢迎更多热爱知识共享、有志于词条编纂的专业人士参与国搜百科创建。联系电话:010-87869809 合作邮箱:baike@chinaso.com 交流QQ群:5332181520